最近更新: 2022-08-02, 週二 作者 Super User

 系所簡介 印刷版(pdf檔)  興大化學簡介影片(Youtube)  

中興大學的前身是台灣省立農學院,於民國43年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合作,增建校舍、擴充設備,並創立新的科系,當年因需要開設基礎化學科目及所需的班次增加,而原有之農業化學系教師,對於化學相關的部份科目均非專業,故另增設化學系,以應所需。民國45年植化館(與植物系共用)落成,乃於當年正式宣告成立,開始招生。民國50年7月台灣省立農學院改制為台灣省立中興大學,化學系乃隸屬於新成立之理工學院。民國60年8月省立中興大學又改制為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仍隸屬於理工學院。民國77年理工學院分立為理學院及工學院,化學系乃隸屬於理學院。民國76年8月化學研究所成立,開始招收碩士班學生,翌年新建化學館第一期工程完成,研究、教學設備陸續遷入新系館中;此外,國科會中部貴重儀器中心亦開始進駐本系。民國79年,本系爭取到國科會中部化學圖書中心的設置,民國八十四年化學館八樓建築完工、民國八十五年博士班成立。至今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所已發展成為台灣地區一流的化學教育與研究重鎮。  


  • 學士班 教育目標 : 培育 具有專業知識暨實驗技能、具問題解決與表達溝通能力、相關產業所需之化學人才。使之具備 化學專業知識、實驗操作與技術、數理解析、資料檢索與應用、團隊合作與溝通表達等核心能力。.
     
  • 碩士班 教育目標 : 培育 具表達技巧與組織能力之化學領導人才、具組織表達能力與國際觀之化學人才、相關產業所需之化學人才。使之具備 化學專業知識、實驗操作與技術、數理解析、資料檢索與應用、團隊合作與溝通表達、專題研究與論文撰寫等核心能力。
     
  • 博士班 教育目標 : 孕育具獨立與創新研發能力之化學研究人才、培育具國際觀並符合市場需求之化學專業人才、培育具表達技巧與組織能力之化學領導人才。使之具備 化學專業知識、實驗操作與技術、數理解析、資料檢索與應用、團隊合作與溝通表達、創新研發與論文撰寫等核心能力。

 

本系初創之時,專任教師很少,迨至民國58年,講師以上之專任教師有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只有一人。至民國68年,講師以上之教師增至十九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共有六人。至民國78年,講師以上之教師增至二十五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有十八人。目前共擁有專任教授17名、副教授6名、助理教授7名、講師1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已高達二十八人。

 

本系自成立迄今,畢業學生已近三千人,早年深造者以留學國外較多。近年來,超過九成之大學部畢業生選擇國內之研究所,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其中選擇繼續留在中興化學所者約佔一至二成。畢業生就業慨況涵蓋化學各相關產業及各園區高科技公司,少部份從事教職 。

 

關於圖書期刊,因本系系圖書室亦是國科會中部化學圖書中心,現訂有化學文摘、美國化學雜誌、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及生物化學等化學專業期刊,共計103種。目前總計藏有,化學專業圖書5000多冊、化學專業期刊超過40000本、自然科學相關錄影帶100卷、通俗性科學相關圖書百餘冊。此外亦可透過學術網路,查詢CSD、Reaxys、Scifinder 等電腦數位化之化學資料庫 以及 查閱各種電子期刊。   

 

在儀器設備方面,因本系原為國科會中部貴重儀器中心之所在,目前國科會中部貴重儀器中心已納入學校組織章程隸屬研發處貴儀中心,故設置有多種貴重儀器,現系內較貴重之實驗設備有 600、400MHz之超導核磁共振光譜儀四部,電子順磁共振儀,高解析串聯質譜儀,高效能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氣相層析串聯質譜儀多部,X-ray單晶繞射儀兩部,元素分析儀兩部,其他尚有超高真空變溫掃描探針顯微鏡、雷射設備、奈米碳管生產設備、微像電分析化學系統、超高真空晶片接合對位及量測系統、紅外線顯微鏡光譜儀、拉曼光譜儀、螢光光譜儀、紫外線光譜儀、霍氏紅外線光譜儀、電化學分析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各式層析儀及電腦資訊系統等。   

關於課務,每學年所開設之化學相關課已達178班、每年有超過2000人次選修化學相關實驗課程。此外,每年寒假,系上教授亦協助大學部學生辦理高中學生化學營,以期培養高中生學習化學相關知識的興趣。在高中階段,本系亦配合學校之"興中會"策略聯盟計畫,爭取到教育部之高教深耕補助,辦理高中學生到校參訪、科學社團支援、中興講堂、科展諮詢,提早發掘、培養優秀化學人才。對於中部地區之中學教師,本系亦提供各方面的諮詢與服務。

本系獎學金計有:「新銳獎」、「逕讀博士班獎助學金」、「研究生獎助學金」、「陳如珍愛心服務獎」、「清寒勤學獎勵」、「台灣石化合成股份有限公司獎學金」、「台北市禾伸堂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獎助學金」、「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獎學金」等等。研究生除可申請擔任教學助理外,加入教師之研究計畫亦可領取研究獎助。其中,新銳獎發給獎金72萬元,提供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達72級分以上申請入學,或「大學入學指定考試」原始成績達全國前6%分發就讀本系之學生。

於學術活動及研究方面,本系每年邀請超過25名的國內外各化學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到系發表演講與系上師生分享研究心得。目前本系研究計畫每年約有四十個,研究領域從基礎化學到環境化學,乃至於工業化學之應用均有,建教合作計畫經費每年達 新台幣陸仟萬 以上。本系研究分 有機、無機、物化、分析、生化暨醫藥 等五大領域發展,對於教學內容的多元化提供最好的支援。長期以來,本系研究表現在全校各項評比中均名列前茅。在分析化學方面,光譜技術、質譜技術、層析技術、電化學技術等次領域研究各有貢獻;在生物暨醫藥化學方面,酵素抑制劑、奈米生醫、藥物包覆與控釋、細菌素等次領域研究各有貢獻;在無機化學方面,新催化劑、配位合成、生物無機、紫質分子等次領域研究各有貢獻;在有機化學方面,藥物合成、不對稱合成、光電特性紫質、偶合反應等次領域研究各有貢獻;在物理化學方面,理論計算、奈米材料、分子光譜等次領域研究各有貢獻。

 

 

歷任系主任與研究所所長及其任期:

第一任  夏兆龍  45.8~46.7
第二任  何靜安  46.8~47.2
第三任  葛其龍  47.2~51.7
第四任  李漢英  51.8~52.7
第五任  張  駿  52.8~56.7
第六任  葛其龍  56.8~63.7
第七任  劉東昇  63.8~66.7
第八任  何武雄  66.8~72.7
第九任  李鐵生  72.8~78.7
第十任  連敏雄  78.8~81.7
第十一任  楊登貴  81.8~84.7
第十二任  鄭政峯  84.8~87.7
第十三任  高漢謀  87.8~90.7
第十四任  陳耀鐘  90.8~93.7
第十五任  洪豐裕  93.8~96.7
第十六任  李茂榮  96.8~99.7
第十七任  陸維作  99.8~102.7
第十八任  林助傑  102.8~105.7
第十九任  陳繼添  105.8~108.7
第二十任 李進發 108.8~111.7
第二十一任  林寬鋸 111.8~
點擊數: 31178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    402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化學館  

NCHU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145 Xingda Rd., South Dist., Taichung City 402, TAIWAN R.O.C.  

Tel: 04-22840411   Fax: 04-22862547  E-mail: chem@nchu.edu.tw

(Google Map)   (校園地圖)

 

隱私權政策聲明     網站意見回饋     智慧財產權宣導   網站導覽

 

 

登入    登出   維護